在线10倍股票配资_实盘股票配资操作_股票加杠杆在线操盘

衡水股票配资 乘聯分會:初步統計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85.3萬輛 同比下降9%

衡水股票配资 乘聯分會:初步統計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85.3萬輛 同比下降9%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乘聯分會初步統計,1月1-3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85.3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9%,較上月同期下降3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85.3萬輛衡水股票配资,同比下降9%;1月1-31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04.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3%,較上月同期下降33%,今年以來累計批發204.8萬輛,同比下降3%。

初步統計,1月1-31日,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78.6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7%,較上月同期下降4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78.6萬輛,同比增長17%;1月1-31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90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9%,較上月同期下降40%,今年以來累計批發90萬輛,同比增長29%。

1.2025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逐步走強

1月第一週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3.9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下降28%,較上月同期下降38%。

1月第二週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8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下降16%,較上月同期下降35%。

1月第三週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6.7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增長9%,較上月同期下降21%。

1月第四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7.7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增長15%,較上月同期下降20%。

1月第五週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6.5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下降28%,較上月同期降下38%。

初步統計,1月1-3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85.3萬輛,同比去年1月下降9%,較上月同期下降3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85.3萬輛,同比下降9%。

在2024年國家報廢更新和各地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鼓勵下,2024年12月的購車消費實現強勢增長的良好局面。2024年的國家報廢更新和各地以中央資金支持爲主的以舊換新工作基本實現了不斷檔不熄火的延續做法,但消費者仍有一定的觀望態度,等待加力擴圍的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能帶來更多的實惠,年初政策延續期的購車回暖較慢。隨着國家明確2025年的新補貼政策,消費者的觀望態勢稍有改善,第二週開始的節前購車需求逐步釋放,第三週走勢較強。

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完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乘用車併購買乘用車新車的,給予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支持,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目前以舊換新政策旨在對2015-2020年期間燃油車巔峯期保有量的更新消耗,只靠2024年下半年時間不足以消耗這上億輛規模的基盤。近期各地政府提早明確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新政策,穩定消費心態,實現消費的平穩可持續。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實際是最強的補貼優惠,因此更多消費者抓緊節前過渡期購車,享受最大紅包,第三週和第四周的車市零售總體較強。第五週的零售已經進入春節期間,但零售仍是不錯的。

2.2025年1月全國乘用車廠商銷量較好

1月第一週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5.9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增長26%,環比上月同期下降16%。

1月第二週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5.6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增長6%,環比上月同期下降27%。

1月第三週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7.4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增長32%,環比上月同期下降15%。

1月第四周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7.5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增長19%,環比上月同期下降36%。

1月第五週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6.5萬輛,同比去年1月同期下降46%,環比上月同期下降55%。

初步統計,1月1-31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04.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3%,較上月同期下降33%;今年以來累計批發204.8萬輛,同比下降3%。

2025年“兩新”政策持續發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挽回一季度信心,然而目前市場在春節較早、政策觀望、2024年透支三重不利影響下,1月市場比較艱難。2024年部分廠商已經預測到2025年初的低位開局,因此有一定的轉移量保證2025年初的開門紅走勢,這也使第一週的廠商銷量實現同比較好的增長。受需求緊縮影響,各車企競爭節奏前移,1月起部分車企和品牌宣佈了降價促銷政策,紛紛加碼進行兜底補貼,但效果還不明顯。目前的經銷商也是極度謹慎,因此第二週的廠商銷量相對回落到偏弱狀態。

隨着春節臨近和國家發佈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經銷商的進車狀態逐步恢復到較高水平。由於汽車產業的穩地方經濟增長的作用很大,自主主力廠商也是努力提升批發銷量,釋放12月轉移量,爲1月地方經濟開門紅做出較大貢獻。

3.2024年汽車行業收入破10萬億增長4%、成本增長5%、利潤下降8%;鋰電池利潤增長48.5%

2024年1-12月的汽車行業收入106,470億元,同比增長4%;成本93,301億元,增長5%;利潤4,623億元,同比下降8%;汽車行業利潤率4.3%,相對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其中12月的汽車行業收入11,909億元,同比增長13%;成本10,352億元,增長15%;利潤491億元,同比下降13.5%;汽車行業利潤率4.1%。2024年鋰離子電池製造行業利潤增長48.5%。汽車行業需要有效的降本增效,加大成本控制水平。

2024年1-12月的汽車行業的產銷改善,但利潤劇烈下滑13.5%,由於競爭壓力大,利潤主要靠出口和上游產業鏈利潤,新動能持續培育壯大,電池企業利潤增長48.5%,利潤豐厚,其它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

雖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仍處下降區間,但隨着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顯現,工業企業利潤降幅繼續收窄,效益狀況有所改善。下階段,需要更有效的降本增效。但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制約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國際環境嚴峻複雜加大企業經營壓力,工業企業效益恢復基礎仍需鞏固。由於燃油車前期仍有微薄盈利,但市場萎縮較快,部分企業嚴重虧損;新能源車高增長,但虧損較大,電池高利潤與整車虧損的矛盾壓力較大。因此中央及各級政府積極穩定燃油車消費,推動報廢更新的更強力實施,期待“油電同權”推動“油電同強”,未來汽車行業總體形勢必能持續穩中向好。

4.建議減少對燃油車的歧視性政策-實現“油電同強”

隨着世界能源革命的趨勢不斷變化,石油枯竭論已經過時,美國特朗普政府的能源環境戰略對世界的影響巨大。我們出口汽車潛力巨大,要保證燃油車的基本市場規模,穩定燃油車產業鏈,實現“油電同強”,確保中國汽車的出口優勢和可持續性。建議減少對燃油車的歧視性政策-實現“油電同強”。

在能源領域的探討中,“世界石油枯竭論” 曾甚囂塵上,一度引發全球對能源危機的恐慌。但深入探究後會發現,這一理論存在諸多漏洞,實則是錯誤的。從石油儲量數據來看,挪威雷斯塔能源發佈報告顯示全球可採石油儲量約爲1.572萬億桶,遠超1980年的6,826 億桶。中國石油近年在塔里木盆地發現儲量高達10億噸的超深大油氣田,在鄂爾多斯盆地也發現儲量超10億噸的新頁岩油田。這些不斷新增的儲量說明,石油並非如枯竭論所預言的那般即將耗盡。

2024年12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7萬輛,同比2023年12月增速25%、環比增長5%,同、環比走勢有改善;全年中國汽車實現出口641萬輛,出口增速23%。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15萬輛,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12%;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量201萬輛,同比增長12%。2024年全年中國常規燃油車型出口440萬,增長26%,其中12月燃油車出口42萬增長31%。2024年全年中國純電動車型出口170萬,增長6%,其中12月純電動車出口12萬增長4%,相對2023年出口增速大幅放緩。 2024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插混車型出口32萬,增長128%,其中12月插混出口3.2萬增長59%。

在2025年新能源車已經是乘用車主力的背景下,需要推動油電同強。

A、稅費公平化:逐步調整稅費政策,減少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之間的稅費差異。例如,可以適當降低燃油車的購置稅、車船稅等,或者對新能源車的稅費優惠進行合理調整,使其在市場競爭中更加公平。也可考慮根據車輛的能耗、排放等實際情況制定稅費標準,而不是單純以燃油車或新能源車來劃分。

B、取消燃油車不合理限制:在交通管理方面,取消對燃油車的不合理限行、限購政策。燃油車交了鉅額使用道路的稅收,反而被約束部分時段不許上路,這是對燃油車巨大的歧視。道路擁堵可以根據城市的交通實際情況,採用更科學的交通管理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統等,來緩解交通壓力,而不是通過限制燃油車來達到目的。尤其是近期很多城市擁堵已經明顯改善,城市人口也出現萎縮。

C、統一環保和積分管控標準:制定統一的環保標準,對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一視同仁。在加強對燃油車環保監管的同時,也要關注新能源車在電池回收、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影響等問題,確保兩者在環保方面都能達到相應的標準。燃油車的技術管控措施過於嚴苛,新能源車的積分管控漏洞太大,這些都應該有效的改善。

D、加大燃油車技術鼓勵

燃油車技術升級:加大對燃油車技術研發的投入,推動燃油車的節能減排技術發展,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氣排放。鼓勵車企研發更先進的發動機技術、混合動力技術等,使燃油車在性能和環保方面都能有更好的表現。

E、消費者教育: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提高消費者對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認識,讓消費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使用場景,理性選擇購買燃油車或新能源車。通過宣傳和推廣,消除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誤解和擔憂,同時也讓消費者瞭解燃油車的技術進步和優勢。

F、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健全汽車市場的競爭機制,加強市場監管,防止不正當競爭行爲。確保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在市場上能夠公平競爭,企業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優勢,自主選擇發展燃油車或新能源車技術路線。

5.全國乘用車市場2024年12月末庫存305萬輛、庫存59天

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仍處於強力去庫存週期,從年初主動去庫存延續到8月份,9-12月處於被動去庫存的階段。在預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觀望消退、以舊換新政策拉動各地消費熱情釋放後,12月廠商穩定產量應對市場風險,12月的新能源走勢較好。2024年12月月末全國乘用車庫存305萬輛,較上月下降15萬輛,較2023年12月下降76萬輛,且較2022年12月低53萬輛。目前的政策退出帶來廠商的總體謹慎,年末結束前的生產相對減速。目前的燃油車市場低迷帶來廠商的總體謹慎,年末衝刺前的生產仍收縮明顯。由於2025年1-3月銷量預測低於2024年12月-2025年2月的均值,因此2024年12月底的庫存與未來3個月銷量綜合預估的現有庫存支撐未來銷售天數在59天,相對於2022年12月的76天和2023年12月的70天,均下降較大,總體庫存壓力不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衡水股票配资,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